(1 / 1)
理智地想想,就算那真的是 20 年前,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又能做什么呢?改写历史当个救世主吗?
别搞笑了,充个电都这么费劲。
再者说,通话在这里终止,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呢?
程禧自我开解,倒也很管用,好像真的释怀了。她把手机锁回影院前台,就当一切没发生过,如常地忙忙碌碌,很快找回状态。
可就在今早,上班的时候她被吴悠叫住了。
“经理,有你的东西。”
“什么东西?”
“快递吧。”吴悠从前台拿出个小包裹,是常见的纸箱,封着透明胶带,“但不像是寄过来的,你看。”
她递过去,指了指贴在上面的面单。
——不,那不能叫面单。就是一张白纸,打印了三个字:程禧收。
“谁送过来的?”
“不知道啊,我刚刚发现的,就在前台那儿。”
程禧想不出谁会给自己送东西,拿起箱子晃了晃,是正常物品的碰撞声。她迟疑片刻,抓过手边的笔把胶带划开,打开了盖子。
然后手就僵在半空——
是充电器。
看起来有些年头,但干干净净的,摩托罗拉充电器。
“你说是谁送过来的?”她怔怔问道,灵魂出窍似的。
“……不知道啊。”
“那是什么时候?”
吴悠见她神情有异,打起十二分精神回道:“经理,我也是刚刚发现的,但那个角落以往不会太注意,不知道放了多久了。”
“调监控。”
程禧把纸箱合上,原封不动地放回去,交代:“去调一下昨晚到今早的监控,找到了叫我……算了我还是自己去。”
3
结果是没拍到。
那位置是监控死角,转弯又有个取票机。画面里出现的员工和顾客,大都曾经朝那方向走去,排除掉两手空空的,也还剩不少人,比如——
昨晚下班,吴悠提着个纸袋子走了过去,没两分钟又晃回来;
保洁阿姨推着车经过数次,那点地方需要来来回回地打扫?
还有李思齐,今早背着双肩包上班,在前台附近转悠了好几圈。
顾客就更多了,无法细数。
程禧关了视频,掩面往后靠上椅背。她屏住呼吸,借此让脑子放空,放空,直到快要憋不住——
才深深喘了一口气。
是自己想多了吗?还是正相反,低估了整件事的复杂程度?
短短两周,有人冒领手机,有人送来充电器,事情或许远不止表面那样简单?
她还有种直觉,纸箱里的充电器就是自己要找的。此时被送到眼前,却让人望而却步。
程禧出了监控室,绕过前台,犹豫写在脸上,又化为行动。
一上午,她心不在焉地确认排片,写报告,巡场……谁知又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楼。
还是放不下吧。
缓步逛了几分钟,程禧停在了一个展柜前,然后慢慢弯下腰去,呼吸在玻璃上蒙了层白雾。
那支钢笔。
银灰色,菱格花纹的钢笔。
它的底部多了四个数字:2020。
像是徒手刻上去的,深深浅浅,但边缘流畅,明显花了时间和心思。
他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了,就像是电影里的情节,他证明了那是另一个时空!
程禧脑子有短暂的空白,在那个空白的当口,感性战胜了理智。
对方不只是手机里的声音,而是真真实实生活着的人。有喜欢做的事,有朋友家人;会故作深沉,又难掩意气;偶尔困惑急切,还要保持老式的风度。
她还是没法旁观,明知可能发生的悲剧而不采取任何行动,怎么做得到?
接着,认命一般,程禧取出那个来历不明的充电器,成功给手机充上了电。
她已经有了计划。
4
程禧原本的计划特别简单,只有一句话——
“9 月 29 号晚上,不要去檀园路 76 号。”
现在,她又加了一句:“你记得,告诉你们馆长也不要去。”
“什么意思?”
蒋今明一头雾水,将听筒换了个手:“我也正想问,你上次说的火灾是什么意思?”
“我看到钢笔上的数字了,2020,是你刻的么?”
他微微一愣,低头去看那支英雄,睫毛颤动:“你到底在哪儿看到的?上次你说是……什么展区?”
“嗯。”
程禧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把情况大致讲述了一遍。
“2000 年 9 月 29 号,檀园路 76 号起火,事故很严重,调查没有结果,后来就搁置了。直到去年这里被商业开发,我们电影院是入驻商户,二层以上,都是电影院。我说的展区在一楼,保留了部分馆史,那支钢笔是在事故现场发现的,现在是展品。”
蒋今明听着,沉默着,心里已经天翻地覆。
“那支钢笔是你的么?”
“……”是,并且有随身携带的习惯。他竟然说不出话来。
“那场事故的具体信息披露得太少,调查了几年都没有结论,我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去。9 月 29 号晚上,呆在家里,去吃饭,去逛街,去哪里都好,就是不要去檀园路 76 号。”
他的钢笔丢在了事故现场,成为了陈列品。蒋今明在想,这说明什么?他也策展,应该清楚这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