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节(2 / 2)
要靠实力对吗?好吧,我认可你的观点,那么……决战吧。”
你上不上
战斗进行的不顺利,至少在高光看来是这样的。
空降兵只是完成初步封锁,先把躲在地下的大鱼围起来,不给敌人逃跑的机会,然后再派小部队火力侦查一下,确认导弹的毁伤效果真的不佳,而敌人也确实还有一战之力后,先头到达的空降兵就不再继续攻击了。
这时候,还是得让专业的部队上,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
然后,很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这世界上压根儿也没有专门针对深埋于地下的钢筋混凝土掩体作战的部队,也没有相应的成熟战术,因为这个等级的核掩体,那必定是一个国家最机密最重要最核心的地方,用核弹头钻地之后来个地下核爆才是正产的操作,派一个轻装的步兵队伍打进去,那根本就不可能。
俄国和格鲁吉亚即便不算是同室操戈,但绝对是兄弟反目,所以,才有可能出现这种直接用步兵堵住敌国核心核掩体的事情。
但俄国可没有专门研究此类地形该如何作战的战术,没有专门的部队,没有针对性的武器。
别的不说,地下肯定是黑的,如果不是全员配备夜视器材的部队,即便找到了入口打了进去,但是只要敌人把灯一关,把电一停,那些两眼一抹黑的士兵还能干啥。
唯一还算有效的战法,派擅长巷战和室内战的特种部队进去,但是现在这里可没有够格的特种部队,什么信号器,阿尔法,格鲁乌,这些统统没有。
那么结果就是传统的步兵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而这是毫无意义的,带上巷战不可或缺,但在地下密闭空间根本不能使用的火箭筒,以班组为单位,向着空降兵侦查到的敌方火力点慢慢的摸过去。
地面上的井盖,下水道口,大楼旁边你的小房子,里面都可能藏有敌人,虽然那栋曾作为司令部大楼的建筑已经被十八发导弹轰的千疮百孔,可是大楼附近的附属建筑却依然完好。
“报告,发现地道入口。”
“报告,发现可供大型车辆驶入的通道入口。”
“发现伪装成排水井的人员通道。”
前期进展还算顺利,但是伴随着发现的入口越多,树叶和五号的脸色就越难看。
高光忍不知道:“为什么你们看起来很生气,发现入口不是好事吗?”
树叶摊了下手,低声道:“这是应对核大战的地下核掩体,不是游击队挖出来的地道,而核掩体首先考量的是防护能力,是用超级厚的铁门彻底封闭起来的全密闭空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核粉尘或者生物化学武器的进入,所以这里就不该有如此多的出入口。”
五号接着树叶的话说了下去,他幽幽的道:“如果这里有太多的出入口,那就说明这里不是一个司令部该有的规模,而是一个大型的地下防护工程群,一个互相联结,可以在接到预警后五分钟内疏散周围所有人的大型防空工程。”
高光愣了一会儿,道:“是高等级核掩体加上等级稍低但是规模更大的地下防空,是这样吗?”
“是的。”
树叶摊了下手,然后他一脸无奈的道:“普通的防空设施保密等级不会太高,因为是开放给所有人使用的,但这里既然有冷战时部署在最前沿的空军司令部,而且是最重要的空军司令部,那么这里的保密等级会是最高,这样也就把周边的防空体系的保密工程一起拉高了。”
五号苦着脸道:“司令部的建筑图纸都找不到,更何况是一大片地下建筑群的图纸了,所以麻烦了,很麻烦,非常麻烦。”
原来如此,着实难办。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位置最靠前的小队已经接近了那栋大楼旁边的一个小屋,一发发火箭弹朝着门房似的小屋打了过去,先把小屋炸了两遍之后,突击队员顺利进入小屋,然后他们马上就发现小屋里有曲折向下的环形通道。
但是在派人进入地下通道之前,一个队员用非常惊恐的语气道:“这里的墙至少有一米厚!”
什么一米,是一米二,只是一个门卫室之类的建筑,墙体厚达一米二。
就坚固的令人绝望。
树叶叹了口气,道:“这是人员疏散通道,向下十米,会有很多通道汇聚到一起,然后才是真正的核掩体入口,那里会有两道厚度达到五十厘米以上的钢门……”
无奈的摊了下手,树叶继续道:“这是标准,任何一个够资格称之为核掩体的基础标准,所以这里只会比我说的更坚固,不可能更差。”
五号没说什么,他只是抓起了话筒,用略显急躁的语气道:“用最快的速度送来云爆弹,毒气,夜视器材,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没有这些我们不可能获得胜利。”
扭头看了高光一眼,五号突然道:“我看你的人装备不是很齐全,你有什么需要的装备吗。”
高光马上道:“哦,不用了,我们的装备够用了。”
五号很客气的道:“不用客气,有需要只管说。”
“不是客气,是真用不到。”
高光觉得话还是说明白一点比较好,所以他很自然的道:“我们不可能进去的,太危险了,就我们这点人也派派不上什么用场,你就别惦记我们了。”
五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叹了口气,对着高光道:“你打过仗没有?”
“打过,呃,你说的打仗是什么标准呢?”
五号很严肃的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次战斗结果往往就是取决于很微小的力量,正在相持阶段的时候,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却无法打破僵局,这时候就只是增强了一挺机枪的火力,或者一枚手榴弹的爆炸,就会导致其中的一方突然崩溃。”
“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但是我不打算参战的,因为没那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