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校园小说 >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 第414

第414(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龙崽有特殊成神技巧[全息]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 伙同奸臣篡王权 夫人快跑!魔王又再给你熬安胎药 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 从钓鱼佬开始修仙长生 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重圆(双重生) 烟雨湿黄昏 重生之步步升仙

“敌我悬殊,势如山倾”,大将军林仁肇乃是新被他捞出来的水师主帅,在长江边练兵,这时,入宫同李煜商议战略,“为今之计,最好到别的位面寻求一些外援。”

宰相韩熙载同是最近被李煜捞出来的人,也同意这个意见:“不错,我们硬实力不如人,只好找人联手。”

李煜却有些迟疑,咬着唇小声道:“朕堂堂一国君主却向别人乞师,这不太好吧。”

他也不是没试着找祖宗们求助。

然而,最能打的二位祖宗正在和隋廷鏖战建立大唐,抽不开手。

他自己的爷爷、烈祖李昪虽然也金戈铁马,能征善战,但实力并不足以在眼下实现逆风翻盘。

自先帝淮南之战大败后,丧国失地之后,南唐的国运其实已经被打得一蹶不振了。

虽然韩、林两位将相被李煜及时捞了回来,但如今地盘狭小,兵弱不敌,江北之地尽丧,沿江防线全失,基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祖宗帮不了他,要去向别人求助……这性质到底是不一样的啊。

“哦,陛下既不想做亡国之君,又不愿放低身段求助”,韩熙载剑眉一竖,冷冷道,“倒还有一法可以成事呢。”

李煜抬眸,试探着问他:“什么法子?”

韩熙载冷笑一声,蓦然伸手在案上重重一拍:“立刻效仿那金哀宗完颜守绪,于宗庙社稷前自刎,传位太子李仲宣!”

“反正这国迟早要亡,陛下现在去死,让国家亡于太子之手,倒也免了自己再做亡国之君!”

李煜:“……”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他目光幽幽地看了韩熙载一眼,重瞳深处流光闪烁。

韩熙载是三朝重臣,历经诸多风云,先前又备受猜忌和冷遇,甚至还搞出了流传千古的《韩熙载夜宴图》。

如今终于被放出来,他早将一己生死置之度外,却又哪里会怕李煜。

“怎么”,韩熙载再度一拍桌子,声音凉飕飕地道,“臣说的难道不对么?”

“天下无永存之王朝,横竖不过一死,陛下现在死了至少还能得一个谥号,进入大唐宗庙,总比世称后主、千秋万代沦为孤魂野鬼的好。”

李煜哑然。

正想说几句话挽回一下僵硬的气氛,忽见大将军林仁肇一个滑跪,双手捧起佩剑,高举过头顶。

声音清厉,一字一句道:“陛下若甘心坐等灭亡,何不现在就接剑,引颈一快!”

李煜:“……”

太损了,你们一个个是都要上天啊。

顿时有点生气,他虽然生性温柔,但毕竟不是刘阿斗那种水豚型帝王。

阿斗圆滚滚毛绒绒胖乎乎,脾气好得出奇,对下属钱给够,饭给足,而且还躺平任撸,基本不杀大臣(骂过相父的两个狗贼除外)。

然而眸光一转,李煜看见林仁肇跪得挺拔如剑、宁折不弯的背影,想起历史上自己是如何中了反间计误杀大将,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快请起”,他伸手将人扶起,神色温煦道,“是朕对不住你。”

林仁肇顺势起身,正色道:“帝德如春,陛下对不住的非是老臣,而是满朝的王侯卿士,庶僚苍生。便是对镜鉴照自己,陛下难道就能说对自己一片坦荡,毫无愧怍么。”

“自然不能”,李煜苦笑着摇了摇头。

又道:“就算那金哀宗一介外族,临死前尚知感叹,「古来亡君多暴乱,朕平生无大过,却与他们同列,唯此耿耿于怀,心气难平」。”

何况是他。

李煜觉得自己虽然不是什么雄才伟略的明君,却也不该沦落到「后主」们的行列中。

看看陈后主陈叔宝、吴后主孙皓、成汉后主李势、北齐后主高纬,这些都是啥空前绝后的垃圾玩意啊。

……

自天幕降世以来,几乎每一位后主都向自己的祖宗或者同朝皇帝求救过。

有的已经被捞起来了,比如刘阿斗。

季汉位面因为建立了传送门之后,汉武帝、汉肃祖、明世祖三朝都可以与其自由往来。

最终经过商议,由刘琨派出豫州王祖逖、征西王郗鉴、秦王蒲洪,三路齐出,携三十万大军援助季汉,家中的三个小朋友卢谌、崔悦、温峤,也都各为一军主将,征战场历练。

这一波既有名将,又有弹药优势。

刘琨位面从大明订购了许多先进火器,好一部分被用在了本次战场上。

刘阿斗和季汉前途一片光明,姜维也终于可以带着诸葛武侯的灵位打入长安,告诉自己的恩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我们做到了。

这是最走运的一位「后主」,全须全尾地看见了山河复兴。

其他的后主们就比较惨了,不是死于非命,就是走在死于非命的路上。

就比如北齐后主高纬。

神武帝高欢看了他的事迹之后勃然大怒,在本位面,高纬还没有出生,索性直接将高纬的父亲高湛进行了人道阉割,从根本上杜绝了这混账玩意来到世上的可能。

他本来对高湛颇为钟爱,但再多的钟爱也比不上看见这一对父子傻逼事迹的恼火,当即就把高湛贬了又贬,打发到边疆去守门。

还有陈后主陈叔宝,直接被陈文帝大义灭亲了。

本来吧,陈朝末年政局混乱,主昏时弱,众多世家官员见多了王朝更迭、门庭改换之事,王谢堂前飞燕来来去去,全无节操可言,都想着干脆倒戈入隋算了。

众人想得挺美好,但架不住历史上,隋文帝杨坚做事太绝。

灭陈之后,杨坚因忌惮南京虎踞龙盘,王气所钟,选择将“建康城邑宫室平荡耕垦”,城池宫阙、百姓民居一应被推倒,尽数夷为平地,百万人口的南京瞬间化为丘墟。

南京地区从此衰落数百年,生机沦丧,直到杨吴建国、南唐开基的时候,才恢复了些许活力。

陈朝官员从史书上看见了这件事,人人毛骨悚然,瞬间就绝了投降的心思。

何其毒也!

此等事迹骇人听闻,泯灭人性,是要从此彻彻底底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素来只有荒外蛮夷之人才干得出来。

如:蒙古西征,沿途许多城市遭到屠灭,寸土不留。

前燕慕容皝入侵高句丽,掳走百姓五万多,火烧高句丽王宫,彻底平推都城。

罗马进攻迦太基,为永绝后患,将此地彻底毁去,居民尽数发卖为奴。

几时有中原正地、礼乐之乡,出过这种把城池推平的事啊,当真令人发指。

正因为隋一统天下的种种行为不甚光彩,贞观年间,李延寿修《南史》、《北史》,将隋列入了北朝的一个部分,续在北齐、北周之后,而非一个独立的大一统王朝。

李延寿乃是古往今来最牛逼的史学大佬之一,一人修了四本史书,占据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其中两本是唐太宗钦点官修,另两本南史与北史是其纯然独立完成,一人之力独修巨史,堪称震古烁今。

总而言之,陈朝众人看到建康城的结局之后,尽皆魂飞天外,官员为了自保,百姓为了活命,统统选择了团结起来抗争。

陈叔宝已经登基了好久,该做的恶事也都做得差不多了,因为之前遇刺受伤,还没来得及亲政,由皇太后柳敬言暂代朝政。

众官员一看,喜上眉梢,什么,病没好?那就一直病着,死了最好!

因为有天幕上明朝孙太后的「佳迹」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夫郎说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睡火山 给神仙郎君冲喜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 焚风 善鸢鹿鸣 农家哥儿在末世 我靠当舔狗续命 未婚夫是万蛊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