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1 / 2)
&esp;&esp;其实就是在质疑牟仲义是不是搞错了。
&esp;&esp;听到“蓉飞”专家这么问,“四象”项目组的人都有些无奈,被小瞧了啊。
&esp;&esp;不过也正常,他们刚进组的时候,也觉得离谱。
&esp;&esp;牟仲义翻了个白眼:“等会儿研讨会的时候,自然会给你们一部分相关数据,先听我介绍。”
&esp;&esp;三个老人只能耐着性子,大有一种“来都来了”的自我安慰感。
&esp;&esp;同时开始关心牟仲义的精神状态……
&esp;&esp;虽然说……科研工作者常年用脑,老糊涂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并不是没有。
&esp;&esp;张援朝问道:“老牟你这个‘超材料’,是什么方向的?石墨烯?硅?还是陶瓷?”
&esp;&esp;牟仲义看了一眼周瑞,示意他来讲。
&esp;&esp;周瑞轻咳了一声,说道:“基于金属材料和半导体,通过磁控溅射形成结构特殊的沉积层。”
&esp;&esp;牟仲义推开了设备间大门,指着那台yn3000,一脸兴奋的说道:
&esp;&esp;“该材料具备超低的成本和超强的可塑性!而且未来可能只需要金属溅射磁控仪,就可以大规模制造,你们敢想么?”
&esp;&esp;三个专家看着那台镀膜仪器,脑袋直摇:不敢想!不敢想!
&esp;&esp;老牟啊……
&esp;&esp;不行咱就去看看吧。
&esp;&esp;……
&esp;&esp;复大校园内。
&esp;&esp;一个男青年穿着风衣,戴着耳机,一手端着电脑,一手操作,路过的人只当这人是有什么作业要赶,无人在意。
&esp;&esp;他好像没有目的地,只是无规律的乱转,不知不觉走到了材料二楼外。
&esp;&esp;看了眼门头,继续朝前走去。
&esp;&esp;“同学,打扰一下。”
&esp;&esp;突然,一个面容普通,30多岁的男人拦住了他。
&esp;&esp;青年一脸疑惑的抬起头:“整么了?”
&esp;&esp;陶商眉头一皱,工作性质的原因,他天然的就对外国口音很敏感,虽然对方看上去是亚洲人长相。
&esp;&esp;“留学生?”
&esp;&esp;“对待,你有吮么事情么?”
&esp;&esp;终究是在学校里,复大这样的百年名校,遇见留学生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但陶商还是默默侧过一点身体,看向了这个留学生的屏幕。
&esp;&esp;一个ppt……似乎是学生作业……
&esp;&esp;这时,后面陪同的保密科老师也走了上来:“怎么了?”
&esp;&esp;陶商想了想,对老师耳语了几句,在人家地盘上,他不好直接查人东西。
&esp;&esp;保密科老师听后有些无语……虽然是从事保密工作,但他还是“老师”的成分更多一些,学校里的留学生不要太多,材料二楼又不是封闭式基地,还不允许人路过了?
&esp;&esp;但当着别人面,老师还是做了做样子,询问了对方姓名、专业、辅导员是谁,登记了一下。
&esp;&esp;第251章 大的要来了!
&esp;&esp;牟仲义越讲越兴奋:“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块可制备的超材料,并且是一种尚未发现的神奇微观结构,因为意义重大,论文我都没让小周发,你们可是有眼福了!”
&esp;&esp;关洪安挠了挠头,老牟的样子,像极了他遇到的“民科”……
&esp;&esp;比如学没上过几年,然后深信不疑自己发现了“永动机”、“室温超导”、“水变油”等黑科技。
&esp;&esp;可转头看向复大项目组的其他人,这帮小伙子却一脸骄傲,没有一丝怀疑。
&esp;&esp;是这帮年轻人把老牟忽悠瘸了,还是老牟把他们忽悠瘸了?
&esp;&esp;组里的柴连俊见“蓉飞”的专家欲言又止,仿佛一口老痰卡在人中上,说道:“牟老,要么直接给三位‘专家’展示一下。”
&esp;&esp;牟仲义点点头,和周瑞一起走到了保险箱旁。
&esp;&esp;那块唯一的成品,就在保险箱中,也是整个项目组最重要的东西,需要他们两人分别输入各自的密码,才能打开。
&esp;&esp;牟仲义怀着庄重的心情,输入了自己精心编写11位数无序密码。
&esp;&esp;周瑞输入了自己的生日。
&esp;&esp;然后取出了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块巴掌大的铁灰色薄膜。
&esp;&esp;最早是有一本书那么大的,但做检测、研究,切下来了一些。
&esp;&esp;三个专家笑的很慈祥,看破不说破。
&esp;&esp;咱们先走流程,流程走完了,哥几个马上就拉老牟去体检!
&esp;&esp;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厉害的大夫!请最有劲儿的护工!
&esp;&esp;周瑞将薄膜拿下,动作比较随意,知道按照他的规划,再有半个月就可以“复现”成功了,所以并没有太珍惜。
&esp;&esp;牟仲义紧张道:“小心点,别弄坏了。”
&esp;&esp;周瑞无语……你当这是生物膜啊,哪有这么脆弱么?
&esp;&esp;将“四象”镀膜放在实验台上,两侧连接上实验用电源,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四象”表面如同鱼鳞一般,迅速变化,从铁灰色变为了镜面色。
&esp;&esp;三个专家:“啊?”
&esp;&esp;“啥子情况?”
&esp;&esp;“小伙子让让,给我看看!”
&esp;&esp;牟仲义赶紧道:“别上手,别上手!”
&esp;&esp;关洪海盯着镜面薄膜看了许久,终究忍住了摸一摸的冲动,猛地转头看向周瑞:“真能吸波?”
&esp;&esp;周瑞点点头道:“通电前对电磁波无阻碍作用,通电后,雷达层面的电磁波,检测吸波率为99996%,断电后性质会快速恢复,存留的能量以热能的方式逸散。”
&esp;&esp;气动布局专家常连海挤上前来:“这东西重么?”
&esp;&esp;周瑞:“密度基本可以认为和基材一致,表面沉积层的质量微乎其微,但是硬度上有一定补正。”
&esp;&esp;雷达专家张援朝:“你们检验了哪些波段?”
&esp;&esp;周瑞对答如流:“30~300000兆赫。”
&esp;&esp;三个老头对视一眼,如果这小年轻说的没错……
&esp;&esp;那复大这次真的开了个大的!
&es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