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节(2 / 2)
&esp;&esp;上次来参观,他对“月面设备”没怎么接触过,就没指手画脚,这次有着制作“吴刚”的经验,问题不大。
&esp;&esp;洪安然想起一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esp;&esp;“对了,周总……我前段时间在一个会上,碰到邱主任,他说得让您敲一敲?我不太明白,敲哪里?”
&esp;&esp;周瑞嘴角一僵:“不用在意。”
&esp;&esp;车乾激动道:“那是我们老板的独门绝技,通过敲击产生的震荡回声,判定工程造物的状况,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esp;&esp;洪安然啊了一声:“这科学么?”
&esp;&esp;“不但科学,而且玄学。”
&esp;&esp;晚餐没什么好说的,普通而隆重的接待,航天局来主陪的,是系统工程司司长,李长平。
&esp;&esp;孙局长因为出差在西昌,出席不了。
&esp;&esp;席间,周瑞和李长平跟进了一下各方面的进展,对齐了颗粒度。
&esp;&esp;除了在探月工程中,即将有限度的参与以外,周瑞这次来京北,更多的还是为了“太一天工”。
&esp;&esp;自“太一天工”发布会后,航天局一直在稳步推进,履行自己的承诺。
&esp;&esp;首先就是关于作为入股的“技术池”,已经全部打包完毕,这份饱含中国航天几十年积累的馈赠,可以直接让“太一天工”,省去数年的积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esp;&esp;另外,租借给“太一天工”的火箭制造厂,也已经敲定。
&esp;&esp;再有一段时间,“太一天工”就可以去安排接手了。
&esp;&esp;至于从航天局借调部分人员、工程师、专家,则是要等周瑞面试挑选一下。
&esp;&esp;总之,支持力度很大,誓要把中国第一块民营航天的招牌给搞亮。
&esp;&esp;一系列安排之下,李长平觉得“太一天工”,五年之内,必能把第一根火箭撸上天!
&esp;&esp;对于“五年”这个时间,周瑞没多评论。
&esp;&esp;饭后,虽然已经七点多,但考虑到探月项目紧凑的时间安排,周瑞还是决定,今晚就去看一眼。
&esp;&esp;车乾、洪安然也跟着一起。
&esp;&esp;来到总部地下的无尘组装间,也是玉兔项目组的所在地,果然一大群人正在加班。
&esp;&esp;由于周瑞提供的“吴刚”,原本已经清闲下来的玉兔项目组,最近又忙碌了起来。
&esp;&esp;玉兔项目组组长,张先鹏,一早就在等候周瑞了,看见周瑞激动的一个大跨步!
&esp;&esp;速度之快,几根枯黄细软的碎发,哀嚎着飘落。
&esp;&esp;“周总,欢迎来指导工作!之前我们视频会议见过!”
&esp;&esp;对于这位集半秃和斑秃于一身的强者,周瑞印象深刻,握了握手说道:“张组长好,指导工作不至于,一起努力吧。”
&esp;&esp;张先鹏引着周瑞往里走,介绍到:“这里原本只是我们的组装地之一,研发另在他处,但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就都聚集在这里搞攻坚。”
&esp;&esp;中央的玻璃罩内,那只丑兔子赫然在列,不过被拆掉了一部分结构。
&esp;&esp;张先鹏:“现在玉兔一共有三台,一台做极限测试,剩下两台一个上天,一个备用,周总,我们进去看看吧。”
&esp;&esp;周瑞点点头,穿上防尘服,戴了手套,走进玻璃罩内。
&esp;&esp;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改造和组装。
&esp;&esp;玉兔号月球车,其实既不像兔,也不像车。
&esp;&esp;至少不像普通人想象的“车”。
&esp;&esp;它的大致外形,类似一个长方形敦实箱子,上方“箱盖”是可以左右打开的太阳能板,采用的是复大提供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